第十三节 烽火再起-《横扫世界的航母军团》


    第(2/3)页

    “还有一点,船队是在英国政府宣布投降之后就离开了港口的,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天,就算我们以最快的速度,走最近的航线,也需要至少四天的时间才能够追上。”郝东觉并没有停下来,“也就是说,前后七天的时间,船队已经到达了大西洋的西部海域,距离美国本土并不远了。如果这支船队真正运载着大批贵重的货物的话,那么美国海军就不会无动于衷,到时候,如果美国海军派遣大西洋舰队前来接应的话,我们怎么办?是首先对付大西洋舰队,还是先拦截船队?”

    “这个应该不是问题,如果大西洋舰队出动的话,我们就顺带把大西洋舰队也解决掉,我们有足够的兵力另外同时完成这两个任务。”常荐新立即回答了郝东觉新的问题。

    “那么,就算我们能够同时应付大西洋舰队,可你们别忘了,大西洋上,还有200多艘德国潜艇在活动呢。”郝东觉摇了摇头,“德国人肯定会采取行动,虽然他们的潜艇不可能在海面上拦截一支庞大的船队,更不可能登船检查,但是,如果德国人得不到船上的货物的话,那么他们会让我们得到吗?也许,在我们到达之前,德国人的潜艇就已经首先伏击了船队,我们去了又有什么用?”

    这次,常荐新没有反驳郝东觉。这种可能肯定存在。既然船队里运载的货物贵重到需要出动第一舰队前去拦截,那么德国人就不会有所迟疑,邓尼茨肯定在调遣大西洋上的潜艇,准备拦截这支船队。七天的时间,足够德国潜艇组织数次伏击了,也许在第一舰队赶过去的时候,这支船队已经被送到了海底。

    “这些可能都存在,可如果我们什么都不组的话,那么这就不是可能了。”谈仁皓没有与郝东觉争论。“不管怎么样,我们得做点什么。另外,现在的情报还很不详细,海军司令部会尽快给我们发来更多,更详细的情报,到时候,我们再制订详细的行动计划。现在,舰队尽快转向,追上船队。”

    当天傍晚,也就是在谈仁皓收到命令后两个小时,第一舰队转向西北,前去追赶最后一支由英国前往美国的船队。当天晚上,海军司令部发来了第二封电报,送来了更为详细的情报。

    这支船队一共有23艘商船,其中12艘“自由轮”,11艘“胜利轮”。这23艘船只部悬挂美国国旗,因此在英国投降之后,船队离开了英国港口,踏上了回国的路程。另外,船队得到了至少20艘驱逐舰与护卫舰的掩护,这全都是美国海军的战舰,之前一直在北大西洋上执行护航任务,并且长期往返与美国与英国之间。在英国投降之前,这些战舰都驻扎在英国的港口里,准备为返回美国的船队护航。结果,在英国政府宣布投降之后,就立即勒令这些舰艇要么投降,要么就离开英国的港口。

    16日夜,也就是英国正式宣布投降后几个小时,补充满燃料与其他物资的船队在护航战舰的掩护下向大西洋对岸的美国驶去。在出发之前,这些船只还运载了最后一批货物与客人,其中就有美国在英国的一批高级军事顾问,以及美国驻英**事基地的高级军官。另外,在装到运输船上的货物中,有一批极为重要。海军司令部没有在电报中明确说明那是一批什么货物,只是将运载这批货物的船只清单发了过来,并且在电报中明确命令第一舰队必须要俘获这些船只,而不是击沉这些船只,同时还得避免美国船员凿沉这些船只。

    在海军司令部发来的第二封电报中还提到了这支船队的大概航线,只是船队在离开英国港口之后,不一定会走原来设定的航线,因此,需要第一舰队进行全面搜索。至于德国海军采取了什么行动,以及美国海军会不会派遣一直停留在切萨皮克湾里的大西洋舰队前去接应,电报中并没有提到。

    收到这封电报后,谈仁皓不得不做更多的准备。如果船队已经遭到了德国潜艇的拦截,那么他就得尽快赶过去,将没有被德国潜艇击沉的运输船夺过来。因为船队有20多艘护航战舰,所以德国潜艇的拦截应该不会有多大的效果,至少在大西洋的破交作战中,很少有德国潜艇能够成功袭击有众多护航战舰掩护的运输船队。最重要的是,美国海军会不会前出接应,如果大西洋舰队出动的话,那么问题就更麻烦了。

    次日,也就是二十日上午,谈仁皓把作战行动发给了郝东觉与常荐新。行动的关键在于能否迅速,及时的找到正在逃跑的船队。其次就是能否在敌人无法察觉的情况下隐蔽接近,并且在敌人做出反应之前就登上那几艘最为重要的货轮,从而控制住货轮上的水手,避免敌水手自沉。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谈仁皓着重利用了第二特混舰队的那批“侦察鹰”,并且把行动的时间设定在了夜间,由第三特混舰队去对付护航的美国战舰,然后由第二特混舰队派遣巡洋舰与驱逐舰编队快速靠拢船队,并且最终控制船队,而第一特混舰队则将在外围负责警戒,对付有可能出现的美国大西洋舰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