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就冲这个,我刘某人也不会收你们高价。” “这样吧……”刘一舟说道这里,停顿了好一会儿,心中到底还是有些不甘心的。 商人逐利,若非迫不得已…… 刘一舟有些无奈的摇摇头,继续说道:“这样吧,那批陈粮……我就加些保管费和工人们的工钱,每担三百二十文吧。” 有福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只是小声嘟囔:“八米二糠,糙米官价才四文一斗,中间粮商得赚钱,米店的老板得赚钱,还有伙计、雇工的工钱,店面的钱,这些全加一块儿算下来,我们老百姓去米店买的话,一担粮刚好是三百二十文。” “可我们这又没中间粮商,又没米店老板,也没伙计雇工,怎么也是三百二十文一担呢?” 刘一舟嘴角抽了抽,说道:“小姑娘,今时不同往日,今年这年景不好,粮食的官价虽然不变,可市场上的价格,却是有变化的。不说你们乐途县的米价,哪怕是我们锦州府这米价,也是在往上涨的。不说别的,就说这糙米的价格,就已经涨到五、六文了。而且,如果不下雨的话,粮价还会再慢慢的往上涨的。” “我们去收粮,那价格,也是要给涨的。” ‘天干三年饿不死西川人’并不是收西川的粮食完全不受天气的影响。只是说,受到的影响小,另外主要的产粮区锦州府,受到的影响更小,所以不会出现某些地方一样的,一旦天旱缺水,粮食就基本上没有收成的情况。 饿不死是饿不死,但是这干饭稀饭还是有区别的。今年西川各地普遍的雨水不好,粮食或多或少的,都受到了影响,所以哪怕是锦州府,这粮价也涨了两成以上。 有福又小声嘟囔:“您先前自己都说了,您这是三年前的陈粮了,哪能和新粮一样啊。” 刘一舟的语气就有些无奈了,说道:“在商言商,我们总是要随行就市的嘛,小姑娘,我可真没收你们高价了,已经是很优惠了。这价格的粮食,就是和我往来频繁的大客户,也拿不到的。” 刘一舟话音一落,刘天宝就插话了:“爹,您这批粮食不是去年买的吗?当时您可把价格压得挺低的。” 第(2/3)页